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手機選單
:::

客家藝術

    日期:106-10-13       資料來源:客家事務委員會       

    (一)客家文學
      南台灣著名的客籍文學作家以鍾理和、鍾鐵民與曾貴海三位最為聞名。
      鍾理和先生出生於屏東縣高樹鄉,後遷居高雄市美濃區,一生執著於文學創作,其作品充分表露農民心聲且展現鄉野情趣的濃厚情感,反映了個人生活經歷與悲天憫人的胸懷,而有「台灣現代文學之父」稱號。鍾理和個人手稿、日記、雜記及研究鍾理和文學的相關文件資料現今收藏於美濃尖山山麓的「鍾理和紀念館」。電影界亦曾於1980年拍攝傳記電影「原鄉人」,藉以表達對這位台灣文壇大師的敬意及追思。著有《夾竹桃》、《笠山農場》、《菸樓》、《貧賤夫妻》等作品。
      鍾鐵民先生是鍾理和的長子,作品長期記錄美濃農村的變化,題材多取自農民與農村生活,為台灣農村留下珍貴的紀錄,因而有「農民作家」的美譽,並獲頒臺灣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暨客家貢獻獎等殊榮。鍾鐵民不僅打造「鍾理和紀念館」,更投身社區人文關懷,推動鄉村教育,催生高雄第一所社區大學─旗美社區大學,另興辦「笠山文學營」,期使文學教育從年輕人身上扎根。著有《菸田》、《鄉居手記》、《山城棲地─美濃鄉野紀事》等作品。鍾鐵民過世後,親友將其作品編撰出版《鍾鐵民全集》。
      曾貴海醫師有客家、河洛及平埔三種血統,加上自幼成長於屏東佳冬客家庄,養成了他對客家的情懷、對土地的尊重與愛好。曾醫師長期關懷台灣,詩作充滿本土文化與人文情懷,最著名的客家詩〈夜合〉,以夜合花比喻客家婦女的含蓄與堅柔,質樸與勤奮,尤其將客家文化融入客家語言獨特的節奏與韻律,令人耳目一新。〈夜合〉後來被譜成曲,由客家歌手陳雙演唱,十分動聽。著有《臺灣客家話語言導論》、《六堆文化之變遷與歷史─語言篇》、《美濃鎮誌語言篇》等書。

    (二)客家音樂
      由於所處環境的關係,客家人終日作業於田野山嶺間,便有了山歌的形成。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的口頭文學,富有客家人的語言特色,在沒有記譜的年代,客家山歌漫山可唱,一邊採茶一邊唱歌。那時候,歌曲只為了發聲,藉以排遣生活的沉悶,或者為了傳情,把心中的思戀藉山歌表達出來,歌詞常常是即興唱出。南部特有的客家山歌調有《大門聲》、《新民庄調》、《半山謠》、《大埔調》、《正月牌》、《搖兒曲》、《哥去採茶》等。
      美濃農家子弟林生祥則是現代客家音樂中重要的人物,音樂曲風多變,擅長利用客家山歌、八音、民謠、傳統樂器或西方樂器創作,創作靈感多來自農村、農民與生活。他曾獲金曲獎最佳客語歌手、最佳作曲、作詞人,專輯更多次入圍金曲獎與金音獎,是南部客家頗具代表性的客籍歌手。出版《種樹》、《大地書房》、《我庄》等客語專輯。

     (三)客家技藝
    1.油紙傘
      手工製油紙傘是美濃紙傘的製作手藝,1924年由大陸潮州傳進成為在地文化,最能代表美濃特色的民俗技藝。油紙傘除了是擋陽遮雨的日常用品外,也是嫁娶婚俗禮儀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在早期客家庄裡,由於客家話「紙」與「子」諧音,故客家女性婚嫁時,女方通常會以兩把紙傘作為嫁妝,含有「早生貴子」的意思,且「傘」字裡有五個人字,也象徵著多子多孫,而紙傘傘面張開後形成圓形,且「油」與「有」諧音,為祝福新人生活美滿圓滿的意思,也有新娘出嫁下轎時,媒婆也會用紅色油紙傘遮著新娘以作避邪。
      油紙傘使用的竹材,傘骨大部分使用堅硬有彈性,不易折斷的孟宗竹為主,製作前將孟宗竹浸泡於水中一個月去糖分,之後曬乾竹材以防蟲蛀,經過鋸竹、削成傘骨、傘頭、傘柄、鑽孔、繞邊線等組合,傘骨結構完成之後再上膠、裱紙、修邊、上油、曝曬、繪畫等步驟,方始完成。
      隨著工商洋傘的大量製作,技藝傳承出現了斷層,由鼎盛時期2、30家製傘業者,到現在僅存三三兩兩堅守崗位,手工油紙傘已從實用性轉變為收藏、裝飾觀賞用。

    2.窯燒
    客家文化之美-客家藝術窯燒小圖  美濃窯業可追溯日據末,龍肚九芎林地區開始出現產製建築用磚塊的「磚窯」工廠,惟隨著磚塊產業技術的更新,這種需大量人力又辛苦費力的「磚窯」工廠逐漸式微關廠,現在保存下來的「磚窯」不多,也不復完整。記憶情景可以重現,家鄉的故事可以再傳遞,基此情懷,美濃在地業者已將此深化轉換成文化藝術的創作,創作藝品多屬花器、茶具及各型陶藝作品。著名陶藝家朱邦雄先生就是美濃人,高雄捷運橋頭站的陶壁作品「天工開物」就是他的創作。

     

    3.葫蘆雕刻
    客家文化之美-客家藝術葫蘆雕刻小圖  早年農村生活習於將生產過剩或過老不及食用的瓠瓜,讓它老化曝曬後製成盛水器皿,民國85年杉林區新庄國小校長黃泓清先生為了讓在地生產的農作物化為精緻可愛的藝術品,讓藝術與生活結合,因緣聚會下與雕刻老師龔一舫先生攜手推動葫蘆雕刻,獲文建會經費補助,並在地方公私部門及居民的合作下,於88年創設全國第一座葫蘆雕刻藝術館,有系統地介紹葫蘆雕藝術,同時邀請龔一舫先生長期擔任學校及社區「瓠藝傳習方案」指導老師傳習各種雕刻技藝,地方有心之士也開始重視農業的加值,「杉林葫蘆藝術創作工坊」負責人何明賢老師也是先驅者,至今仍戮力不倦發展葫蘆藝術與創作。葫蘆雕在經過多年的傳承與發展,雕刻技法多樣,有彩繪法、青刻法、浮水印法、素雕技法。藉傳統民間技藝和社區總體營造,葫蘆藝術已儼然成為杉林區一大特色,並逐步朝打造杉林為全台首座葫蘆里的目標邁進。

    :::
    ▲開啟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