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手機選單
:::

客家開拓史

    日期:106-10-11       資料來源:客家事務委員會       

    描述: 早期耕作(攝影/李秀雲、翻拍/陳焯棋)

    台灣地區約有四百五十多萬客家人,約佔總人口13.2%,客家人遷居台灣,大約在康熙、雍正、乾隆三個時代,現在的台灣客家人,也絕大多數是此時代移居者的子孫,目前的台灣客家族群大約有三、四百萬人,是少數族群。

    早期客家人的來台,大約在清廷平定台灣之後二、三年間(即康熙二十五、六年);那時海禁初開,閩、粵人民因受生活環境所迫,大量東移來台謀生。只是閩南人因為佔地利(閩、台兩地較近,渡台容易)以及人和(台灣在明鄭時代原為閩人的天下)關係,自然較居優勢;而粵東客家人一則來台較遲,二則受各種政令限制(施琅奏請清廷禁止潮、惠人民自由來台)關係,自然居下風。當時,客家人渡海來台,原先想在府治(今台南市)附近拓殖;但府治附近已為閩南人佔有,無餘土可闢;乃於東門外墾闢菜園,以維生計。

    大約在康熙30年(1691)左右,客家人聽聞屏東下淡水溪東岸,有大量未墾殖的荒埔,於是冒著瘴癘、番害的侵襲,相率前往開墾。1696年施琅死後,禁止潮、惠人民來台的禁令漸弛,粵東客家人乃聞風接踵而至,於是人口遽增,墾區日擴。

    客家人移民來台,最初也散佈在台灣西部,後因受到福佬勢力的影響,部分被同化,部分聚集山區,形成方言島。早期的客家人從原鄉來台,大都在打狗港、下淡水港或東港登陸,然後沿著下淡水溪入據屏東竹田、萬巒、高樹、高雄美濃...一帶,稍晚之後才有其他的客家人從鹿港、草港登陸,墾拓彰化、雲林及南投等地,或從崩山港、大安港登陸,入墾大甲、豐原、東勢;或從房裡溪、吞霄溪上岸,墾拓房裡、通宵、白沙屯等地區;或從中港、後瀧港登岸,散居在苗栗一帶;或從竹塹港、紅毛港登陸,開發新竹地區;或從南港、觀音登陸,成為桃園主人的客家人...。

     

    描述: 早期耕作農具(攝影/李秀雲、翻拍/陳焯棋)

    康熙六十年(1721),朱一貴起兵亂台灣,威脅到六堆地區的生存。六堆先民為保護家鄉,防止亂賊打家劫舍、濫殺無辜,六堆十三大庄、六十四小庄,各派代表集會,商量大計。會中公推李公直三為大總理,侯公觀德為軍師,組織「六堆義民團」,建營固守。下淡水一戰,挫敗了朱一貴部眾,加速了朱一貴的全面崩潰。事後,清廷認為六堆人士是守土義民,平亂有功,頒聖旨表揚並御筆親書「懷忠」二字,給六堆人士,又由閩浙總督覺羅滿保,為六堆興建「忠義亭」,祭祀平亂戰役的英靈,以表揚他們的忠勇義烈,這就是六堆「忠義亭」的由來。

    乾隆五十一年(1786)林爽文興兵作亂,清廷為之束手無策。客家人為免於遭禍,便由六家首要的領導人林先坤先出面,召集附近的望族迅速集結了三千多人,以手繫黑布圈為記,出征迎敵。幾場戰後,客家義軍終於會同清廷援軍,重創林爽文部隊,平服了林爽文的亂事。犧牲共有兩百多人,歸葬在現在新竹縣新埔鎮枋寮村,這就是現在義民廟的義民塚正塚了。

    乾隆五十三年(1788),清高宗為了獎勵客家義軍,特別頒了御筆的「褒忠」二字。客家人在乾隆五十五年(1790)完成了褒忠義民廟。到同治元年,彰化戴潮春之亂,客家義軍為了保衛鄉土,並受命協助清軍,再次出征。而這次犧牲的義軍人數,也高達一百多人。戰後,義軍收拾骸骨,歸葬枋寮。這就是現在義民塚的附塚。正塚與附塚,都在義民廟的廟後。義民廟也已成為北部客家人信仰中心之一。

     

     

     

    :::
    ▲開啟 ▼關閉